2025年2月,广西百色一溶洞内,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两名科考队员在潜水考察时失联,经过百色公安、应急、消防、红十字救援队等多部门长达69个小时的联合搜救,两名失联者被成功救出!
这不仅是中国首例洞穴潜水救援成功案例,更是一场科技、专业与人性交织的生命奇迹。本文将带您重现这场救援的惊险细节。
01 生死69小时:溶洞深处的绝望与希望
失联:科考队员误入浑浊水域
2月5日,一支洞穴水生生物科考队潜入百色洞靖镇活旺河溶洞。在下潜过程中,科研人员扩大了搜索范围,意外脱离引导绳,误入浑浊水域。在手电耗尽后,两人在黑暗中失散,分别被困于16米和28米深的溶洞气室中。
溶洞气室:溶洞气室是水下洞穴中存有空气的密闭空间,被困者可暂时呼吸,但若救援不及时,待氧气耗尽或因体温流失,被困者将有生命危险。

救援:与“白盲”搏斗的69小时
黄金4小时:首名队员大周在失联9小时后被发现。救援队通过敲击声定位,于2月6日凌晨4:30将其救出。而小周因迷失在更深处,搜救陷入僵局。
至暗时刻:连续10余次下潜、排查10多处洞穴后,能见度近乎为零的“白盲”现象(潜水员呼出的气泡撞击洞顶扬起沉积多年的钙质淤泥)让救援队员几近崩溃。家属的追问、体力的透支,甚至氮醉风险(高压下氮气引发意识模糊)威胁着每个人。
奇迹降临:60多个小时后,救援队员的手电光扫过28米深的气室附近,突然出现一只苍白的手——被困者小周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抓住了这道光,成功获救。
02 溶洞潜水:危险的地下迷宫
立体迷宫中的“死亡威胁”
地形杀:百色溶洞内暗河与3公里水道交错,垂直落差超20米的“水电梯”、钟乳石屏障让逃生路径瞬间消失。
水流陷阱:看似平静的水流实则暗藏0.5米/秒的流速(接近步行速度),逆流耗能巨大,顺流可能被卷入虹吸支洞。
感知剥夺:黑暗、低温(水温10℃以下)、孤独感叠加,小周甚至出现“黑色蜘蛛”幻觉,濒临精神崩溃。
“黑色蜘蛛”幻觉:“黑色蜘蛛”幻觉是一种在极端环境下可能出现的感知扭曲现象,通常与感知剥夺或极端心理压力有关。在完全黑暗、孤立无援的环境中,大脑可能将恐惧具象化为“黑色蜘蛛”的幻觉,如看到“黑色蜘蛛”在周围爬行。科技突破:从“盲搜”到厘米级建模
此次救援启用了激光雷达测绘,30分钟生成溶洞三维模型;潜水员配备氦氧混合气瓶,将水下作业时间延长至2小时。而传统声呐因洞穴反射失效,凸显技术迭代的重要性。
03 被困者69小时心路历程
最初的希望与绝望
小周在失联后,最初试图通过敲击石壁引起外界注意,但溶洞的复杂结构让声音无法传递。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感到寒冷和饥饿,手电筒的电量也逐渐耗尽。黑暗中,他听到了水流的声音,但无法确定方向。
幻觉的出现
在经历了数十小时的孤立后,小周开始出现幻觉。他描述自己看到了“黑色蜘蛛”在周围爬行,这种幻觉让他感到极度恐惧。但他通过定时喝水、心理暗示和自我对话,努力保持冷静,避免被幻觉干扰。
最后的希望
被困60多个小时后,当救援队员的手电光扫过气室时,小周用尽最后的力气潜入水中,伸出苍白的手,抓住了最后的希望。

04 黑暗中的人性之光
洞穴潜水是一项容错率很低的极限挑战,其死亡率远远高于普通潜水!关于洞潜的事故报道也时有发生。2023年10月7日,中国洞潜知名探险家韩颋,在广西都安九顿天窗洞穴潜水时不幸遇难。
这次成功救援的背后,是中国应急救援体系的一次里程碑突破。正如百色红十字搜救救援队队长何振鹏介绍,洞潜救援难度极高,人在洞潜失联超过60小时后生还希望渺茫,“这次能成功是一个奇迹。”
但奇迹的背后,是专业与敬畏的共存。致敬!
* 极限运动,请勿模仿。开展潜水作业需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如遇险情需第一时间求助相关部门,避免危险发生。
【文章参考】
• 中国青年报:潜水科考队员被困溶洞69个小时生还记
• 中国消防:全国首例!下水失联69小时后,奇迹出现!
• 科研小糖糖:69小时成功获救,我国首例溶洞潜水救援背后的惊心动魄
• 央广网:百色成功实施国内首例洞穴潜水救援
• 大皖新闻:国内首例!溶洞内69小时生死大营救 创造洞穴潜水救援奇迹
• 中国长安网:69小时生死营救!2名科考人员在广西溶洞奇迹生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点击版权声明。
关注下方极限时间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极限时间 - 发现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