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主论坛暨中国冰雪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成功举办。
此次盛会汇聚了全球冰雪领域的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及多国政府官员,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十五冬辽宁省筹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佟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阿尔特,北京冬奥申委原副秘书长兼体育部长、竞赛执行指挥、奥林匹克金质奖章获得者赵英刚,亚洲数据集团总裁朱东方,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理事长霍建军,省体育局副局长、“十五冬”省筹委会竞赛部专职副部长任王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兆毅,辽宁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军,长白山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涛,天津体育局二级巡视员王欣,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献春,泰尼卡集团亚太区执行董事Remigio Brunelli,TOMSEN挪威无板滑雪创始人Tommy Syversen,Alpitec负责人Thomas Mur,长白山管委会旅游和文化体育局局长耿德勇,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意大利天冰集团中国分公司总经理Florian Hajzeri,意大利Microgate CEO Vinicio Biasi,大连冰山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冰雪事业部总监孙涛,张家口市崇礼区文化广电旅游和体育局副局长韩晓玉,新华社瞭望智库理事长卞卓丹,亚洲数据集团北京总经理李莉,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交大建筑勘察设计院总建筑师郑方,天津体育局三级巡视员栾志才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超等在内的众多重量级国内外嘉宾亲临现场,共同探讨冰雪产业和文旅产业的未来发展。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冰雪产业展会,迎来十周年的冬博会不仅是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辉煌成就的致敬与延续,更搭建起了一个全球冰雪产业交流互鉴、携手共谋发展的关键平台,旨在借助深入的交流与紧密的合作,齐心协力推动全球冰雪运动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论坛启幕之际,亚洲数据集团总裁朱东方率先致辞。他指出,十年来冬博会作为冬奥遗产,全程见证了北京冬奥周期,有力推动了冰雪产业实现跨越式飞跃。今年,冬博会国际化水平再创新高,成功吸引超500个品牌踊跃参与。面对当下全球冰雪产业常态化、精细化、融合化的发展态势,冬博会紧抓十周年关键节点,以“向世界,再出发”为主题全面升级,通过重点展示前沿冰雪装备与技术、精心策划20余场专业论坛、发布权威产业报告、举办产业品牌评选以及启动冰雪产业联盟交流活动等举措,全力搭建合作平台、创造发展价值,推动全球冰雪产业蓬勃发展。

随后,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献春为论坛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我国冰雪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冰雪消费常态化火爆,资源全国共享。当前,产业正迎来场景革命、政策红利、消费升级三大机遇,但也面临同质化竞争等挑战。“小而美”文旅新场景应运而生,对实现产业“三大转变”意义重大。他表示,非常期待以冬博会十周年为契机,挖掘更多优秀案例,推出有影响力的品牌,希望在冬博会的平台上与业界同仁共谋发展,携手书写冰雪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在主题演讲环节,省体育局副局长、“十五冬”省筹委会竞赛部专职副部长王冬,深入阐述了辽宁筹办十五冬的实践与愿景。他指出,辽宁以“为国办赛”为使命,全面落实“简约、安全、精彩”要求,通过沈阳、大连、抚顺三大赛区协同推进场馆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及人才培养。赛事筹办秉持“绿色、共享、活力、融合”理念,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辽宁将借助冬博会平台,深化技术交流、产业合作与青少年培养,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冰雪样板”,为全球冰雪产业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随后,长白山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涛立足区域发展,分享了长白山在冰雪文旅产业发展中的探索与实践,深入阐述了冰雪产业对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推动作用。他指出,长白山凭借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正积极打造冰雪旅游胜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举办特色冰雪活动吸引游客,而冰雪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文化交流。他强调,长白山将以此次冬博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冰雪产业创新升级,让“冷资源”持续释放“热效应”,实现冰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文化广电旅游和体育局副局长韩晓玉,则详细介绍了崇礼作为冰雪旅游胜地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成果。他提到,崇礼凭借“四季皆景”的生态优势,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与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冰雪激情全年绽放。同时,崇礼深挖文化底蕴,改善服务配套,丰富赛事活动。崇礼也期待通过冬博会平台与产业伙伴深入合作,持续以冰雪为基、生态为底、文化为魂,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在报告发布环节,亚洲数据集团北京总经理李莉主持发布了《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5)》,并对报告进行了详细解读。报告指出,中国冰雪产业在后冬奥时代快速发展,总规模预计在2025年正式突破万亿元。报告还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四方面分析了发展驱动,指出冰雪产业已壮大为支撑内需、促进消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冰雪消费市场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扩容与变革。而在冰雪产业细分领域,冰雪旅游成为核心引擎,冰雪运动、文化、制造等领域也呈现出各自的发展特点。未来,冰雪产业需通过融合发展、绿色发展、智慧发展和协同发展四大范式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中国从“冰雪大国”迈向“冰雪强国”。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智库专家参与产业研讨。新华社瞭望智库理事长卞卓丹,深入剖析了“小而美”场景对冰雪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她指出,当前冰雪旅游面临资源分布不均、产品同质化、淡旺季失衡等痛点,而“小而美”场景通过激活分散资源、实现文化赋能、平衡供需结构,成为破解难题的有效路径。同时,她还提出“文化铸魂、科技赋能、生态联动”的三维驱动模型,并建议建立标准化机制、完善多元化政策、构建专业化推广矩阵,为冰雪文旅产业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以“冰雪文旅的‘微生态革命’”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指出产业发展正从“规模叙事”转向“价值深耕”,并结合案例解码“微生态”作为产业驱动引擎与资源聚合器的双重价值。通过“文化+科技+冰雪”“康养+文旅+地产”等跨界融合模式,以及政府、市场、社群多元共创机制,提出以“小而美”场景激活产业新动能的路径。他强调,冰雪产业未来需聚焦核心价值,通过微生态节点连接与赋能,构建有机互动的产业共生体,推动高质量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交大建筑勘察设计院总建筑师郑方,在演讲中立足建筑设计专业领域,深入剖析了可持续冰雪场馆的科学蓝图。他结合国家“双碳”战略与冰雪产业升级需求,系统阐述了低碳冰雪场馆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创新。通过分析北京冬奥会、哈尔滨亚冬会及北欧场馆的改造实践,揭示了建筑本体低碳设计、能源系统优化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的关键方法。

在冬博会十周年的主论坛活动中,还邀请了来自意大利和挪威的国际冰雪领军企业高管,他们从国际视野、国际企业的角度带来深度分享,共同描绘冰雪经济的新蓝图。泰尼卡集团亚太区执行董事Remigio Brunelli围绕企业责任与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的简称)的主题展开演讲。他提到,为减少滑雪装备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泰尼卡集团开展了回收滑雪靴的项目。这不仅减少了企业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更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能以回收盈利资助社会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未来若更多人参与、各方携手合作,将释放更大环保与社会效能,让冰雪产业走得更远。

TOMSEN挪威无板滑雪创始人Tommy Syversen在演讲中分享了无板滑雪这一新兴运动的发展历程和魅力所在。他指出,在首次尝试滑雪的人当中,60%都会放弃滑雪,为此,公司以“让冬季运动走进大众”为愿景,聚焦初学者,通过提升产品友好度与可负担性,降低大众参与冬季运动的门槛,激发更多人对冬季运动的兴趣与热情,推动冬季运动普及,为行业注入新活力。他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充满激情与挑战的冬季运动中来,为冰雪运动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意大利Microgate CEO Vinicio Biasi在演讲中着重介绍了公司在冰雪运动科技领域的卓越成果。Microgate的赛事监测系统已应用于国际雪联高山滑雪积分赛、国际雪联高山滑雪远东杯等多项国际赛事,通过高精度数据采集与分析,为运动员训练、赛事裁判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了冰雪运动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转型,助力提升竞技水平与赛事公正性。这些产品正以科技力量重塑冰雪运动生态,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能。

意大利天冰集团中国分公司总经理Florian Hajzeri,在演讲中着重介绍了天冰集团在冰雪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他指出,天冰凭借多年深耕积累,所推出的冰雪方案高效且环保,即便在复杂气候下也能稳定产出优质雪质;根据客户需求,助力打造优质冰面,极大提升了冰雪场馆的建设效率与运营品质:其广泛的应用案例,助力众多冰雪场馆实现降本增效,有力促进了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冰雪旅游的发展,对整个冰雪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升级意义深远。

2025冬博会主论坛各项议程至此落下帷幕,而全球冰雪产业的未来图景已愈发清晰而振奋人心。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冰雪产业和文旅产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了国内外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的共享与融合,更为推动中国冰雪文旅产业的持续、健康、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
十年间,冬博会已成为全球冬季运动及冰雪产业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它见证了中国冰雪产业从起步到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成为展示中国冰雪发展成果、推动国际冰雪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冬博会将继续为冰雪产业的发展描绘更加宏伟的蓝图。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冰雪产业将乘势而上,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为全球冰雪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点击版权声明。
极限时间 - 发现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