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冲浪变成一种信仰

美国夏威夷海龟海滩,全球竞技冲浪皇冠上的明珠,这里的海浪低而有力。自从1954年在这座岛屿首次举行冲浪比赛后,这里就成为了冲浪运动的标杆。

今日短片中,导演 Joshua Gordon 在这里拍摄形形色色的人与无以伦比的夏威夷海浪。

属于冲浪的节日

导演 Joshua Gordon 用镜头记录了世界冲浪者的“麦加”——夏威夷。而讽刺的是,就在1820年,一群来自新英格兰地区的加尔文主义者传教士一度以冲浪的轻浮和随意为由,在夏威夷禁止了这项活动。

如今的夏威夷,踩着单板的犹太拉比,“浪里白条”的牧师,甚至卸下妆容的和尚,一切宗教,都似乎与冲浪本身完成了和解。而冲浪的本质也许是超越体育存在的宗教。

长久以来,冲浪因为不被纳入奥运会等主流体育赛事而游走在“亚文化”的边缘,而相比滑板等其它运动,由于场地所限,其推广程度也受到限制。

Vans 冲浪三冠王大赛(Van Triple Crown of Surfing)不单成了角逐冲浪之王的“世界杯”级赛事,同时也是作为冲浪文化活动的年度盛会。

除了专业的竞技比赛,活动还包含了其它周边活动,比如同属“亚文化”的滑板切磋,冲浪经验的分享沙龙,美食品鉴,以及帮助初学者学习冲浪的入门课程。夏威夷北岸的冬日,成全了“弄潮儿”们独有的年度节日。

冲浪时光

水在宗教中一直被赋予神性,无论是《创世纪》中上帝灵魂的起源,还是穆斯林礼拜前的小净,水或是“在水中”常常带有宗教符号化的解读。对于冲浪者来说,每一次冲浪何尝不是一次独自进行的超脱。 If I were called in   如果我被请去

To construct a religion  创造一种宗教

I should make use of water  我将利用水

—— Philip Larkin(菲利普.拉金)

带着浪板,走向蔚蓝一段,意味你与不间断发出提示的手机作别,远离尘世的交通喧闹。无论你的母语是英文,法文还是汉语,踏上浪板,脚下的节奏是你唯一与海浪交流的方式。

这段海上“独处时光”也可以让人忘却在陆地上独处时的孤独感。 不同于足球,橄榄球这样全程奔跑与高强度关注的运动,冲浪者的大多数时间都在等待。一边掌握着波浪中的平衡,一边凝视着海岸线,同时思考与观察下一个大浪的到来以便与之共舞。

冲浪的“低潮”部分如同一次冥想,也不由得人们时常无法将冲浪归为竞技体育。

很遗憾菲利普.拉金没有尝试冲浪的启蒙,否则会不会写出,“如果我被请去,创造一种宗教,我将利用冲浪”。 1966年上映的纪录片《无尽之夏》(The Endless Summer)记录了两个年轻人罗伯特和迈克为了找到完美海浪,而进行的环球旅行。

The Endless Summer, 1966 途径不少海岸的小孩虽然生长在海边,却从没有见过冲浪这样的新鲜事物,两个加州男孩完成了对世界的文化探索同时,也带来了冲浪文化的输出。而这似乎是所有体育或文化活动的归宿——帮我们认识无尽的世界。 2020年的东京夏季奥运会上,冲浪将迎来自己作为奥运项目的首秀,也许这将是冲浪运动走出“亚文化”的开始。

文章来自NOWNESS现在(NOWNESS_OFFICIAL)作者:Kangmunism

0 0 votes
文章评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点击版权声明
关注下方极限时间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极限时间 - 发现更好的你!

订阅
提醒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点击,快速留下您的精彩观点!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