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老公”彭于晏:满足3000万少女的欲望,究竟有多难?

本文由最人物(iiirenwu)授权转载,转载务必联系最人物。

 

极限时间按:

他不是运动员,但是他为了梦想苦练掌握专业体操、120公里单车骑行,通过海豚训练师资格考试,能和聋哑人士无障碍交流,体脂率低到3%……

他把自己逼到极限,也发现了更好的自己。

他是演员彭于晏。

 

作者 | 二北

来源 | 最人物

大概是从5年前开始,“小鲜肉”一词开始在媒体圈内大范围流行起来。

最初,该词大多只用来形容明星的年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又变成了当下所有年轻俊俏男性的一个统称。

在“颜值即正义”的娱乐圈里,男艺人一旦拥有了“小鲜肉”的标签,便意味着一只脚踏入了流量的圈子。

 

 

于是为了能更快平步青云,越来越多的“爱豆”在修炼自身专业的同时,开始尝试“出卖身材”来博得更多的眼球。

跳舞要顶胯、演戏要半裸,就连上个综艺都要在不经意间玩一下“湿身”的诱惑。然而有些伎俩用一次惊喜,二次喜爱,三次便显得低级了。

可同样是秀身材,有的男星则显得格外可爱与健康,比如彭于晏。

露,而不俗。

彭于晏的可贵之处,可不仅限于此。

 

 

1982年,彭于晏在中国台湾澎湖出生。因为块头太大,他在出生前就从医护人员那里得了个响亮的外号——“巨大儿”。

彭母分娩那日,这个近5公斤重的儿子让她吃尽了苦头,在熬过阵痛、骨盆险被压裂等一系列痛苦之后,彭家终于在春天结束之前,迎来了一位新成员。

作为家中唯一且最小的男孩,彭于晏理所应当的享受到了“帝王级”的待遇,特别是在吃食方面。

 

 

因为天生爱吃,彭于晏从小便养成了个“坏毛病”:家里不能有剩饭剩菜,只要在桌上看到东西那他便要全部吃光。

由于这份对美食的异样执着,彭于晏成长飞快,但这种变化却仅限于“横向”发展。

根据他自己的回忆,小学身高仅有158厘米的他,体重竟一度飙升到136斤!

 

 

因为过度肥胖又不喜运动,童年时彭于晏成了医院的常驻嘉宾,经常要被母亲和外婆带着穿梭在各大医院的儿科病房之中。

由于身患严重的哮喘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睡觉都要坐着。发病最严重时连医生都说:

“这孩子没救了,你们还是去别的医院碰碰运气吧。”

当地医生下达的“死亡通知”给了彭家人当头一棒,然而向来倔强的母亲和外婆却不愿就此放弃。

抱着幼子,曾经柔弱的女人选择撑起孩子的整片天,连续奔波于各地的医院。不幸中的万幸,几年后她们终于如愿以偿,从死神身边夺回了孩子。

 

彭于晏与家人

 

在经历了一次死里逃生之后,家人对彭于晏的饮食起居开始更加小心。忌生冷、忌辛辣、多运动,每晚8点之前必须入睡,连饮料也不能多喝一口。

健康的生活作息慢慢有了成效,曾经的“肥仔”瘦成了“排骨”,就连个子也窜到了1.8米。

胖子都是潜力股,瘦身成功后的彭于晏从被群嘲的小胖子,一下成了众人眼中的精致男孩。

挨过了病痛和讥讽,他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缕阳光。

但上帝是最公平的,没有人能一直站在幸运女神的肩上。

 

 

13岁那年,彭于晏父母离异。父亲选择独自离家,留下了一屋子的女人和尚且年幼的小儿子。

家庭的剧变让刚上初中的彭于晏第一次感受到了无力与无奈。看着瞬间分崩离析的亲情,男孩终于明白了: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这世间成功的唯一方式便是靠自己。

 

 

父亲离开后不久,彭于晏随母亲移民到加拿大。

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国度之中,他先是以惊人的速度越过了语言难关,又在高压之下顺利完成了所有中学课程。

高中毕业后,彭于晏收到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在这个被誉为“西海岸的明珠”的学校中,曾先后走出过7名诺贝尔奖得主、4位加拿大总理。

那一刻,校史中的荣光掩饰掉了彭于晏所有的缺点。没有人想要去了解,这个如今被“考神”眷顾男孩,其实根本不喜欢读书。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只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必须要在当下完成并做好。

专注与冷静,这些是彭于晏在成为“大人”之前就已知道的。

2002年前后,彭于晏外婆去世。在回国奔丧时,彭于晏遇到了小时候拍广告认识的导演杨大庆。

褪去了年幼时的臃肿与呆萌,彼时的彭于晏浑身上下都写着阳光与朝气。于是在新剧开拍前,杨大庆找到彭于晏,并邀请他出演了自己剧中张扬、开朗的瞿守治一角。

凭借着这部电视剧,彭于晏正式敲开了演艺圈的大门。

虽然当时在剧中彭于晏的戏份并不算多,但因着出色的外形和与生俱来的特有少年气,他还是成功引起了诸多偶像剧导演的注意。

 

 

这之后多年间,彭于晏虽又先后出演了《仙剑奇侠传》、《少年杨家将》等多部偶像剧,但却始终处于戏红人不红的尴尬境地。

也许是那些主角的光环太过耀眼,一直站在他们身边的彭于晏好似置物架上最旁边的装饰品。

有他锦上添花,没他倒也不会糟糕到一塌糊涂。

 

《少年杨家将》

 

游离在娱乐圈的边缘,彭于晏不停地在配角间周旋,却始终拿不到那份属于自己的专属剧本。

直至2006年导演林育贤找到了他,并送给他一个在当时看来极为不错的机会——与阮经天搭档,出演电影《六号出口》的男主角。

 

 

期待已久的机会就这样忽然出现了,彭于晏想都没想便接下了对方递来的橄榄枝。

 

可都说造化弄人,由于种种原因该电影在上映后票房一路扑街,而其中身为男主的彭于晏不仅没有获得预期的掌声与人气,反而再次成为了众人嘲笑的对象。

彼时的彭于晏和戏中所扮演的“西门飞侠”一样,站在不被认可的边缘来回踱步,却始终寻不到自己的“六号出口”。

 

老人总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人生中首部电影以如此惨烈的方式收场后不久,还未从挫败中走出的彭于晏,再次受到了一记重创:

因为与当时的经纪公司发展理念不同,彭于晏莫名陷入了一场合同纠纷。将近1年的,彭于晏不仅接不到任何通告,反而还背上了几千万的债务。

彼时与他同期出道的余文乐已拿下了最佳男主的奖杯、杨丞琳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甜心教主,就连“后辈”阮经天都凭借《命中注定我爱你》刷新了台湾偶像剧的收视纪录一夜爆红。

一场风花雪月过后,独剩他一人黯然神伤。

 

偶像剧时期的彭于晏

 

听着他人的喝彩,享受着别人的荣光,“无业游民”彭于晏每天唯一可以进行的“工作”,便是躺在床上一遍遍地问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那时候我都出道6年了,但还要靠家里接济,我真的很灰心。”

失望与等待,那是彭于晏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得不接受的无奈与辛酸。

 

 

在找不到答案与方向的日子里,彭于晏无数次想过放弃。然而就在他准备收拾行囊就此挥手告别时,那个至关重要的“拐点”出现了。

生命是一次多列单行列车并行的旅程,但若非要在这其中画一条清晰且明确的分割线,那“2011”一定是彭于晏演艺生涯众多分线中最重要的一条。

那一年,导演林育贤正在因自己的最新电影《翻滚吧!阿信》选角一事忙到焦头烂额。

因迟迟寻不到能饰演影片中“阿信”——一名实力不凡的体操国手的合适人选,林育贤找到了曾经合作过的彭于晏。

由于在此之前彭于晏一直是被贴着“偶像”标签的奶油小生,因此林育贤对他并没有过多的期待,但在收到剧本后,彭于晏却对此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几天里,他一个人躲在房间将剧本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会被“阿信”的热血与坚持感动到泪流满面。

终于,在结束了第五次剧本研读的工作之后,他拨通了导演的电话,并决心不谈任何条件出演。

考虑到彭于晏之前的戏路,进组后导演曾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用考虑太多,你只需要帅帅地从镜头前跑过就好,剩下的交给替身。”

没有拍动作戏的经验,彭于晏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行业惯例”。这让正准备大施拳脚的他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甚至不能完全理解“替身”二字的含义。

“如果别人都做了,那还要我干嘛?

 

 

拒绝了导演使用替身的要求,彭于晏决定将自己变成“替身”。

在电影开拍前,早已错过了体操训练黄金时期的彭于晏主动选择“闭关”,开始专心修炼起体操。

整整8个月,他将自己关在狭小闷热的训练房里一遍遍地重复着那些超高难度的动作。

鞍马、吊环、单杠、跳马,每天12个小时,即便训练再苦再枯燥他也坚持一天不落。

没有任何体操基础,彭于晏在练习时受的伤连起来能绕台北两圈。某次后空翻动作时,彭于晏因判断失误大头朝下重重摔在了地上,10多分钟爬不起来。

那段时间,他每天晚上都会因浑身酸痛而无法入睡。手上的皮破了长,长了又破,最后只能用指尖洗脸……

 

 

3个月过后,当彭于晏再次出现在片场时,他彻底从偶像男主变成了六项全能的体操运动员,全身体脂含量最低时只有3%。

就连导演都开玩笑地说:“幸好你没有入行体操,不然可能奖杯都被你拿走了。”

“我那时候也就这么一部戏拍,没有什么好输的,也不怕受伤。我宁可接受失败,也绝不接受放弃!我只希望演出来不要丢体操的脸。”

很多时候翻身的机会只有一次,绝境过后,他更想让人看看自己破釜沉舟的勇气。

 

 

近乎拼掉到了半条命,彭于晏终于带着《翻滚吧!阿信》再次回到了大众视野。

事实证明,上帝永远不会亏待认真努力的人。电影上映之后票房屡创新高,而彭于晏也凭此捧回了一座金马影帝奖杯。

那一年,彭于晏30岁。而立之后,他终于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我没有才华,所以只能拿命去拼,我不怕苦,就怕学不到东西。

不留后路,只管努力,这是彭于晏在步入中年后定下的第一个目标。

 

 

“你如果是个演员,那你就把戏做好。所有人都在努力,我不觉得我的低谷比别人的惨。所以我一直告诉自己,就是好好地把戏演好,把每一个角色当是自己的最后一个角色。”

为了完成心中的这个目标,彭于晏为戏把自己变成了“极限电影”

 

 

拍《海豚爱上猫》,他自己跑到水族馆里体验生活,电影拍完了,他也顺利通过了海豚训练师资格的考试;

 

拍《听说》,他一头扎进手语训练班三个月,每天练到手指抽筋,直到开机前他已能和聋哑人士无障碍交流;

 

拍《黄飞鸿之英雄有梦》,他每天跟在师傅后面学工字伏虎拳和虎鹤双形拳,就算打到头破血流也不愿用替身;

 

拍《破风》,他骑着单车爬坡、冲刺、暴晒,日骑120公里全身浮肿、蜕皮……

 

《黄飞鸿之英雄有梦》

《破风》

拍《激战》时,从未接触过拳击的他日日与职业拳手对打,每天最少挨200次拳脚,到最后全脸肿到无法入睡。导演劝他歇歇,他却说:

“做演员的,特别是刚起步的年轻演员只能努力,就算做不到我也会努力做到。

《激战》

 

镜头之外,他是爱吃爱闹的“彭三岁”;镜头之内,他是无所不能的“拼命三郎”。

借着这股子轴劲儿,彭于晏成了导演林超贤的“头号爱将”。拳击手、单车运动员、卧底缉毒警察,在林超贤的镜头之下,他一次次挑战自我。

无数次将过往的自己打碎重建,脱胎换骨后,他成为了拥有微博粉丝3000万的“国民老公”。

 

“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想方设法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没想到还有年轻人肯花大时间做一件事,我希望自己的电影中也有这样的演员。”

 

 

2016年国庆,电影《湄公河行动》上映。1个月,11.15亿票房,豆瓣8分,中国内地票房榜第6名。

因着这部超硬核电影,彭于晏终于彻底尝试了一把爆红的感觉。

这之后他的名字成了网络爆款,然而面对铺天盖地的赞美,他却一次次选择了克制。

远离那个吵扰的圈子,彭于晏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家人与健身。

 

“每一天过得开心就好了,不要总跟别人比较,说自己没有的,要看看自己已经有了的。这些我都是从母亲那里学到的。我要做一个爱家庭的人,这样会蛮坦然,蛮踏实。”

 

踏实、坦然,历尽千帆后,比起做明星,他还是更喜欢做自己。

在彭于晏将将凭借《湄公河》爆火时,他曾在综艺节目中这样说道:

 

“以前我觉得自己那个时候很辛苦。我不理解为什么别人都有那么好的戏演,还有那么多粉丝,可以拍很多广告赚很多钱。

但现在想想,我一直都在看别人,但其实是因为我自己不够好。

 

那时候的他也许没有注意到,很多年前他在羡慕别人,如今他亦成为了自己口中的“别人”。

但实际上,成功的结果也许大多相似,但过程却各有各的苦。

痛苦过后,彭于晏享受到了该有的掌声,也明白了生命是一场长途旅行,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大概是在3年前有人曾在知乎上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彭于晏如此俊朗帅气,怎么没有大红大紫一把?”

问题下最高赞回答说:“其实他早火了,而且火得一塌糊涂。”

 

年幼时遭家庭剧变,他逆风而上一路“开挂”;少年时突遇挫折,他背水一战终得触底反弹。

如今已近不惑,彭于晏再度爆红却不骄不躁,面对镜头他的笑容一如往初。

干净、纯粹,无问西东。

 

不抱怨、不盲目、不灰心。埋头苦干,不理闲事,这是一种骄傲,而非一种退缩。

荣光过后,彭于晏仍是当年一路踉跄也一路高喊“不要命,用力拼”的热血少年。

勇气,是少年最光荣的勋章。

 

不留恋过去,不辜负眼下,不畏惧将来。

愿所有人在看遍人间烟火之后,都能做回自己心中最初的“干净少年”。

最人物简介:关注微信公众号最人物(iiirenwu),记录最真实的人物,品味最温暖的人间!!

0 0 votes
文章评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点击版权声明
关注下方极限时间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极限时间 - 发现更好的你!

订阅
提醒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点击,快速留下您的精彩观点!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