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单板第一人王磊:我和滑雪30年的“恩怨情仇”(中)|冰雪100人Vol.019

昨天推送的文章,我们讲到了王磊受伤前的故事,详见《中国单板第一人王磊:我和滑雪30年的“恩怨情仇”(上)|冰雪100人Vol.019,而15岁的那次受伤,成为了王磊人生中的重要转折。

1992年2月27日,王磊清楚的记得这个时间,这是他受伤的日子。而受伤的那一瞬间,也变成了王磊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分钟。 

“漫长”是在那一波三折的救助过程;“漫长”是在那次受伤给他人生带来的重大改变和影响。时至今日,身后的伤疤依旧清晰可见。

从那天起,他与滑雪的故事,变得深邃与复杂多了。
本文字数:4279字

阅读时长:09分钟

采访 | 雪儿
编辑 | 搜啵啵

题图摄影 | Silvano Zeiter

05

危险就发生在一分钟

那是一次出乎意料的受伤。

事故没有发生在危险的“腾空”和“落地”过程中,而是发生在滑行的助滑雪道上。 

“一般助滑道是不会摔的,但我当时就在助滑道上摔了。”

摔倒后的王磊,身体不受控制,整个身体飞速撞上了左侧的护栏,撞击的同时,左臂连带肘关节,直接“插”进栏杆的缝隙之中。

“速度很快,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吧,又有一个折回、抻拉的过程。”

关于他本人的记忆到此为止,至于自己到底是如何摔倒、受伤后现场的情况、救助的情况以及受伤的原因,都是后来从队友和教练员口中得来的。

“我是在直线滑行的一个情况下,突然出现了一个转弯,并不是我想躲避什么,就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跑偏了。”

至于为何会出现“跑偏”的情况,王磊告诉「极限时间」,大概率可能是当时场地的原因。

由于当时训练条件有限,跳台滑雪的场地是需要教练员和队员们亲自去休整和维护的,过一段时间就需要添加新雪,重新修整后再训练。

当时的季节是2月底,早晚已经有一定温差,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这就导致了雪质的变化。再加上新、旧雪的混杂,场地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杂质。

“我在滑行的过程中,突然脚下一涩,重心向前倾斜,那一瞬间,雪板就转弯了,结果就是我直接撞上了护栏。”

一切发生的太快了,前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所有人都没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王磊对当时那一分钟的印象只有:“感觉一偏,咚一下就撞上了,停下来之后本能反应活动一下腿,脚没断,那就没事儿。”

回过神儿来的王磊本能的想站起来,但他发现,站不起来了。“我当时感觉到左手有一个严重牵拉后,神经被‘拉’断了。左手从肩部开始,完全没有知觉了。”

“当时衣服都没破,就是手套掉了,但是一直在渗血,肘关节流血,腋下也在流血,很快地面就是一大片血。”

王磊的肱动脉断了!

动脉断裂,带来的就是大出血,如不能及时止血,则会危及生命。

与此同时,从助滑道上方跑下来的队友和教练,看到这一景象也懵了,想着赶紧去叫人,找医生。

“当时哪有什么医生。再加上情况特别急,找人找不到,担架也没有,我摔倒的地方落差也很大,差不多几十米。当时也没预想过如果运动员受伤了,需要担架抬到驻地这样一个情况。”

情急之下,不知道谁出了个主意:“自己做个担架吧!”

随后,运动员的雪板就变成了担架,一副雪板,变成担架左右两边的支架。所有人的滑雪服都脱下来,七八件滑雪服的衣服袖,横系在雪板上,人躺在雪服袖上,变成一副简陋的“担架”。

雪鞋的鞋带也变成王磊的止血带,拴在了王磊的腋下。

就这样,在担架没有支撑的情况下,王磊被“窝”着抬了下去。 

十来个人,要抬着担架要爬将近30度的坡,还要尽可能顾及王磊的疼痛感。好不容易运送到医务室,而医务室的条件简陋到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处理王磊伤病的用品……

如果要在这惨烈的事件中找到一件幸事,那么便是王磊幸运的遇到了当时的南极科考队。

“当时我们在亚布力训练,亚布力的训练场地也是南极科考队的训练场地,他们刚到一两天吧。然后他们的队医正好有一些急救的装备,然后才过来给我止血。” 

失血过多的王磊当时已经处于一种半清醒的状态,教练要找车往县医院送,医生建议:直接送大医院吧,长时间失血会导致肾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险。

当时半清醒的王磊可能应该想不到,到医院120公里的路开了8小时,自己人生中还第一次经历了直升机救援……
 
 
06
120公里开了8小时

王磊被抬到一辆轿车的后座上,蜷缩地躺在一名运动员腿上。

司机不知道王磊受伤的严重性,在开车去医院的路上看到了一只狍子,竟然停下车,从后备箱里拿出来猎枪,试图打下那只狍子。

那是一个还可以打猎的年代,可惜狍子跑得太快,没打中,司机便回来继续开车,把王磊送到了县城。

离部队大医院最近的地方在牡丹江,当时的县城离牡丹江大约有120公里,放到现在走高速也就1、2个小时的路程,可在当年,却整整开了8小时。 

往牡丹江开的车换成了一辆中型客车,虽然空间大了,王磊可以不用“窝”着躺,可也只能平躺在客车内的过道中。

刚开到收费站,第一个意外就来了,客车驾驶员没有驾驶证,车被拦了!他们只好在检查站等第二辆车,这一等,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了。

重新上路,省道上都是大型车,道路结冰,还时不时遇到堵车。队友们只好轮流下车,和前面的司机说明情况,给王磊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

上午十点半受伤,王磊被送到医院时,时间已过去8个多小时。“我那时候的状态就已经很危险了,当时医生看了我的情况,了解了前前后后花费的时间,直接就说,要保命,就要截肢。”

那时候的王磊,15岁。 
 
 

07

直升机救援 

教练一听,腿软了,除了恳求医生尽量保住手臂,也再无他话。随后便将王磊的情况请示给了上级。

军区部当时听到了这个消息,十分重视,马上给当地医院下了命令:集中全部医疗资源进行抢救! 

又要保命,又要保手臂。

手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接血管,为保证血管顺利流通,医生们还在王磊右腿截取取了一部分血管移植到了左臂。 

王磊是第二天下午才逐渐恢复意识的,他告诉我们,当时他的左臂完全是黑紫色的,但还算幸运,胳膊算是保住了。

命保住了吗?

还不确定,需要转到大医院,才能断定血管接通的情况。随后的王磊,又被送去了沈阳军区总医院。 

王磊告诉极限时间,在自己几个小时的手术过程中,军区部长一直在外面等着,并且要求医护人员每20分钟报告一次进展、计划和实施效果如何。

同时,王磊从牡丹江转到沈阳军区总医院,是军区第一次使用直升机运送伤员。

血管接通情况不错,王磊保住了命,也保住了手臂。时至今日,王磊仍然感恩当时部队对自己伤情的重视。

骨折,手臂上有多处钢钉,还断了两处神经。

即使这样,王磊告诉我们,当时的他心态很简单:受伤了,养好了,回去继续训练,参加比赛。

“我那时候想得就是,我是跳台滑雪运动员,还是空中技巧运动员,又是在上升期,没理由停下,受伤总会好的,然后继续去训练比赛就行了。那时候想得太简单了。” 

4个月后,王磊转院到北京,继续后续治疗。从受伤到回队,两年不到的时间,王磊经历了7次手术。

按他的话说就是:“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手术、康复很痛苦,没事,我可以忍,只要你能让我赶紧回去训练就行。”

没有害怕,也没有痛苦的感受,只有纯粹迫切想归队的心情。

王磊是幸运的,能在如此严重的受伤后还能恢复,并且现在还有如此优秀的运动能力;

但他也是不幸的,因为事情的发展,确实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15-17岁,别的孩子在上学念书,别的运动员在训练参赛,王磊只能在医院度过,进行着重复而漫长的康复训练。

而在那段有些“灰暗”的两年康复期,一直陪伴王磊的,是他的母亲。

王磊第一次向极限时间袒露心声:“在恢复那两年,母亲在工作上一直不断的请假,整个康复过程基本都陪在我身边。包括后面重返赛场,都离不开她的鼓励和支持。”

其实出于的孩子的爱,王磊的母亲大概并不希望他重返赛场,继续从事这项在她看起来已经有些“危险”的运动。

但王磊笑称,自己属于比较“倔”的那一类型,无论是康复训练,还是重返训练场、赛场,父母都一直默默支持着自己的一切决定,那时候,父母是王磊身后最坚强的后盾。

母亲的陪伴,教练的鼓励,以及自己的努力,第八届全国冬运会,17岁的王磊获得了重返赛场的机会,得到了第二名的成绩,当时的他,仍然认为自己的运动生涯可以这样继续下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训练和比赛成绩方面,王磊和其他队友的差距逐渐被拉大,但他觉得这并不是他能力的问题。

国家队运动员的选拔,是通过一次比赛完成的,前四名入选,跟随国家队,得到出国训练的机会。

国外训练条件比国内好一大截,运动水平比国内的运动员高一大截,水平高,那么在下一次的比赛选拔中,他们还会是前四名。

如此循环,王磊和他们的差距愈拉愈大,王磊也向教练争取过出国训练的机会,无疾而终。他告诉我们,那段时间,他看不到任何希望,“没有奔头了。” 

伤病给他带来的阴影、康复时的“遭罪”等等问题,在这一时刻好像突然爆发了,自己不再是15岁的那个单纯少年,那个时候十八九岁,本就还是一心傲气的小男孩,也不像成年人有优秀的自我排解能力。他觉得自己不应该被这样对待。

他愈发觉得这里已经不适合自己了,“不公平”与“残酷”是他给我们的两个形容词。

他决定离开了。
 

08

单板,我的菜!

“那之后,我特别憎恨运动跟竞技,就是你再也别和我提这些事儿。我就好好的回地方,融入社会找工作吧。”

生活的困窘从来不会幸免任何人。即使你之前是再优秀的运动员,离开了运动队,那么你就需要独立生存。 

王磊告诉我们,离队后自己干了很多事情,两三个月的时间,烤串、打杂、推销……没地儿住,就住在地下室的小床。

王磊再次踏入雪场,是第二年去亚布力风车山庄。不过不是双板,是单板。

退役后的第二年,王磊去亚布力看一个朋友。在亚布力雪具租赁处,看到单板的王磊当时就想:嗯,这是我的菜!

此前,王磊告诉我们,他只是在视频中看到过单板滑雪,只不过当时的他就想:“要是有一天能玩这个就好了。”

随后,那些“再也不碰雪”的想法在单板面前似乎不值一提了,王磊成为了亚布力的双板滑雪教练,也开始了自己的单板之路。

“要是没碰见单板,雪我都不想碰,更别说来当教练了。”

“板子是硬固定器,穿得是高山滑雪鞋。不管你之前有没有滑雪经验,站上去都不会控制,毕竟单板和双板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时试图玩单板的人很多,只不过大部分人都是:穿好板,滑下来,摔一跤,不滑了。

王磊和他们不一样,王磊一直滑,滑十天尾巴骨断了,床上躺十天,起来继续滑。

这或许就是单板的魅力?还是王磊本不该和雪分开的缘分? 

滑单板的前四年,王磊就是靠着自己的理解去学习和练习,2001年来到北京,与Steve结缘,才算系统的学习了单板。
 
 09
如果我是单板第一人,那Steve就是单板教父

Steve这个名字,相信很多雪友并不陌生,王磊告诉我们,如果他是中国单板第一人,那Steve就是中国单板教父。

Steve把单板教学系统的带进了中国,那时Steve在南山做中奥单板学校,王磊和三四个人一起,系统的学习单板,学习单板教学。

也是在那个时候,王磊意识到:如果你想去教别人,想去影响别人,那么首先要提升自己。 

南山是王磊单板滑雪成长的地方,连续参加南山公开赛,令更多人认识、了解了王磊;与Steve和一些外国滑雪朋友的相处,让王磊更早的感受和了解了滑雪文化、单板文化以及单板公园的重要性。

摄影/Silvano Zeiter

“南山让我做好了准备,去迎接和了解更多关于单板的一切。”

王磊告诉极限时间,他通过自己的喜好,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他也是一路看着单板运动从不为人知,到如今的发展火热,现在的他,开始走进新疆,为雪友开辟“新”路;

他也在最后和我们聊了聊他眼中的中国滑雪,他眼中的滑雪文化,以及对年轻雪友的寄语。

关于王磊,他和滑雪的故事还在继续。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极限时间」后续推送。)

0 0 votes
文章评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点击版权声明
关注下方极限时间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极限时间 - 发现更好的你!

订阅
提醒

0 评论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点击,快速留下您的精彩观点!x